All posts by 孟繁永

亲戚自动识别系统

       从小有个愿望,如果出门头上戴个东西,它能自动提示我对面走过来的人和我什么关系以及如何称呼,这就好了。

       现在发现,这个东西越来越有用了,一直读书的人,连自家亲戚的称呼都记不牢,何况村里村外的人。不是我不孝,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整天不想这个怎么招架得了?其实光大学那帮子人就不少了,何况还有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据说一个普通人的极限是记忆3000个人的情况,我没仔细统计自己是否接近这个极限,但还要接触更多的甚至成倍的人是肯定的,怎么管理这些信息呢?并不是每个人都上网的,也不是每个人见了面不说话掏出笔记本用MSN聊天。

       其实这东西也简单,人脸识别+用户管理。

       不知道哪天真的会用上这东西。


图书馆藏书的条码为什么不贴在外面

       在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工作了一个月,相当一段时间在整理书架。也替出差的同事顶了几天借还书的岗,而且经我调整,借阅还书现在两岗合一而且运转还算顺利。不过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书的条码不贴在封面而贴在内页呢?

       贴在里面,每次借书还书都要翻一下封皮,书前的根据插页不同位置不是很统一,书后的一般在封皮里面的一页,所以我操作的时候多是拿书后的条码扫描,这样好翻一些。

       但是既然还书实现了自助操作(我让学生自己扫描条码然后把书放在里面),那借书是不是也可以呢?我想应该可以。这里考虑的一点就是道德风险的问题。然后尽量减少学生的误操作,比如他进行了刷条码的动作但不准确导致没有录入。于是我想如果书的条码贴在封底的标准位置,然后像超市出口一样,扫描枪放在一个平板玻璃下面,书从上面滑过即完成标准动作。书的移动可以用电脑指令控制的动力机械自动完成。似乎实现起来并不麻烦。

       进一步我想,既然现在的图书的分类号已经从图书馆转移到由书商来贴,那何不在出版社就印好呢?现在书背上贴上一个分类号往往把出版社名字盖住了,出版社是不是可以考虑对图书馆这个销售对象在书背上留下合适位置呢?


我的舅舅和他的木工机床

        舅舅是个老木匠,后来还开过粮庄,搞过传销。粮庄由于政策突变没有挣到钱,传销搞了一半觉得不厚道及时撒手了。

        前几年开始设计木工机械,做出了第一台多功能木工机床。然后产品不断翻新,因为他的机床都是第一线的经验摸索改进出来的,目前销路也不错。
        我回了家唯一能聊得上来的就是大舅,虽然他没怎么上过学,不过论起经营上的道道那是一套一套的,而且还多半能够跟经济学的理论对上号。
        舅说他要把他的机床使用拍成视频教程,刻成光盘,但在这之前需要把型号编出来,外观也要做漂亮些,这样看上去才像正规的产品。http://www.wuyiren.cn/shopView.asp?s_id=5

笔记本键盘清洁方法

       一般的用干净的湿润毛巾擦一擦就行了,如果太严重就拿到维修店去弄。可我的键盘不小心弄进了一点瓜子皮,卡在引号键下面,心里一急就跟抠一般键盘一样把那个键抠下来了,待把瓜子皮取出,才发现这个键可不像以前那样好装。一下子头上的汗都冒出来了,一向被我当作台式机虐待的本本这个时候才博得我的一点怜悯。

       那个小键平平的,在原位置上按了半天也安不住。打开灯仔细看看,原来下面有个交叉的结构,上面四端各有一个小突出,按键背面在相应位置有四个凹槽。这下就明白了,找来一根针,挑起那个叉叉,然后再轻轻的把键按上。这次就装上了。后怕的厉害,里面的东西很脆弱,万一断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活啊!(我的本是明基A33)

       还记得以前我在水龙头底下冲刷台机键盘的时候是一点也不手软啊,洗完了泡着水就插上用,手感竟然比以前好了,若不是烂到想扔的地步也不会出此奇想。


再次看到Secondlife的时候

       第一次看到Secondlife是在去年11月份,下了一个客户端,在学校宿舍慢如牛的电信爬上去。还拉上了我的一个师兄。

       Secondlife这个东西的出现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但我当时所见到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曾经得知武大的一个公司构建了武大的三维模型,并制成了光盘,我还打电话过去问有没有网络版,可惜他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开发,而仍然只是专注于测绘,公司里的人也多半不知道这个诞生于2004年的模型,可惜了。

       第一次登陆Secondlife,很荒凉,并没有多少人在线,多数都傻傻的转来转去,不知道是不是我生错了地方。好不容易飞到了另一块大陆,遇到一个波兰女生聊了一会儿,因对波兰知之甚少,后来没再联系。想自己做个东西,那些建模的工具也是相当的难用。再加上网速慢,机器内存也有限,体验差极了。

       这次看到http://blog.sina.com.cn/u/53f3605001000796这个帖子把它说得神乎其神,又勾起了我的兴趣,再装个客户端看看是否属实。


第一次真心实意上抓虾

       不说那些具体功能上的体会了,想到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抓瞎整个页面到处都是链接和按钮,比如点击标题所在行就展开文章全文,这让有点鼠标多动的我有些不习惯了,如果在页面上添加一个半透明区域,上面放些重要不重要的信息,可以随意拖动,单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效果无所谓,就当让鼠标歇一会儿了。呵呵

剪刀李和李剪刀

      这两日苦苦的在网上找合租房子,稍稍有了些头绪,便开始记下几个人的电话,最初是这么记的“王租房”“张租房”,但到了第三个想到一件事,就是以后怎么在电话本找出来呢?因为电话本查找是前向匹配的,所以不如记成“租房王”“租房张”好找。由此想到以前的一种称谓“剪刀李”“剃头刘”,但不知那时这么顺序是出于什么目的。


父亲的笔记本

       父亲有一个红皮的笔记本,上写“Note Book”。其实,父母都是农民,这次过年回家我坚持花480拉上了宽带,着实让父亲心疼了一把。不过几天来我通过网络为父亲解决了许多种植和养殖中的疑问,比如猪的无名高热防治、芦笋的茎枯病等等,还让他自己操作来找一些感兴趣的信息,比如竹林养鸡。

       每每看到有用的资料,父亲就拿出小笔记本抄下来,网络的丰富信息让父亲感到惊讶,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获取信息的渠道,我准备过了年去市里弄一台旧电脑,这样一年的网费也就不会浪费了。我更大的愿望是让自己家里成为这一方的信息咨询中心,让更多的人受益。